高三美术生美术应试技能技巧 美术高考,对中国美术发展有什么影响?

[更新]
·
·
分类:行业
3456 阅读

高三美术生美术应试技能技巧

美术高考,对中国美术发展有什么影响?

美术高考,对中国美术发展有什么影响?

如今,美术高考类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是因为美术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自身想要上个好的大学,有的真是一心一意的投身艺术,那么这样的应试美术,对中国美术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影响肯定是正面的比较多

我曾经也是一名美术生,因为填志愿的问题落榜了,后来读了工科的大专又读了本科,拿了本科毕业证和工学学士。我想谈谈我对美术高考的看法。
我那年参加的是2010年的广西美术高考,当年大概有2万多人参加,考试是在广西师大考的。后来出分也进了全区前两百名,当时带给我的是无限的喜悦以及对理想大学的美好憧憬。可是事与愿违,我遗憾错过了读美术专业的机会。
虽然失利,但是我想明白了一件事,通过学习高考美术的方法的考生太多了,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很大一部分仅仅是为了上大学,这不由得我为美术专业捏了一把汗。
后来也证明了,当年我们那批同学学美术出来的80%都转行了,原因是什么?市场饱和,市场不需要那么多美术专业的人,唯一能挤进社会的那些美术专业人才都是八大院校出来的,什么央美啊、国美、川美等等,咱们这些普通院校毕业的也只能干看,干着急,但是也无济于事。
所以悟出一个道理,学美术想有好的就业就必须考名校,想一直搞美术的话家里就必须有票子,其他的还是别浪费时间了,青春耗不起。
现在的美术高考同样存在那些问题,美术人才过剩,但是质量并没有想象的高。也不知道也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想想,我也是挺幸运了,上帝对我关上了一个门,却又为我开了一扇窗。我希望所有美术生都安好,希望我们国家的美术领域蒸蒸日上!

高考前的一摸,二摸,三摸的作用是什么?会给高考带来积极的性吗?

高考前的一模、二模和三模的作用,其实是跟高三阶段安排的三轮复习相对应的。
一轮复习时期从进入高三就开始了,有的学校甚至在暑假补课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这一阶段主要是全面夯实基础知识,寻找知识漏洞,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高考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一轮阶段的努力。只要老老实实跟着学校和老师的节奏走,认真预习,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懂就问,只要不是天资实在太差,基本都能考个不错的大学。如果一轮复习把握不住,到了后期也基本无力回天,尽管通过一些有组织有技巧的突击,成绩依然能有所提升,但成绩的提升不会是大幅度的。
一轮复习也是持续的时间最长的复习阶段,一般到元旦过后两个月结束,也就是二月下旬或三月初。在一轮复习结束之后,学校或者地区往往会安排一次模拟考试,就是所谓的一模。
但由于一模阶段的复习是章节复习,学生们在学习后面的知识的时候,对前面的知识也存在遗忘的现象。再者,章节复习结束后,学生们依然缺乏系统考试的经验。所以,在一模阶段,有相当比例的同学可能考不出水平,或者说,通过后期的努力,还有很大的精进空间。
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老师们会把高中阶段的学科知识按大专题的形式进行整合,同时会增大知识之间的融汇贯通,所安排的例题也会加大难度。同学们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建立比一轮章节复习要进阶一层的知识体系。进阶之后的知识体系,所覆盖的考点可能没有一轮章节复习之后的知识体系全面,但会更加深刻。
二轮的专题复习是建立在一轮的章节复习基础上的。如果一轮复习一塌糊涂,到二轮复习的时候很可能就跟不上课了。如果一轮复习打下的基础足够扎实,二轮复习是一个很好的强化提升阶段。
二轮复习持续的时间一般是两个月左右,一般到五月份的中旬。二轮复习结束之后,学校会组织二模考试,对同学们复习的效果进行检测。
从复习特征上看,二模的成绩要比一模的成绩要好。但由于二轮复习的难度比一轮复习大,老师们在出题的时候,二模往往也比一模难一些。所以,在平时的考试中,同学们也不见得二模一定比一模考的好。
三轮复习一般以套卷为基础。这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让同学们寻找考试的感觉。包括对高考试题的认知,考点与重难点的分布,时间的投入,应试的技巧,心理的调整等,各个方面。三轮复习可以看做对高考的提前演练,让同学们在未来的应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提前暴露,并提前采取应对的措施。
一般在五月下旬的时候,会安排一次三模。由于离高考比较近,三模考试的试题往往比较简单一些,也可以说是一次安慰性的考试。老师们一般也不再讲评,是直接把答案发下去,让同学们自己去矫正错误。
关于三次模拟考试和最后阶段的复习,给同学们还有两点提醒:
1.一模和二模的成绩对高考成绩的参考意义,可能只是具有统计性的参考意义,对学生个体来说,很多时候,高考成绩跟这两次模拟会相差很大。所以,在两次模拟之后,同学们没有必要过分沾沾自喜或过分的悲观。
2.最后阶段的复习,同学们不能光顾着专题复习和做模拟卷,要重新审视一下知识体系,要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这跟培养考试经验同样重要。